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癞子是什么病(燕子不能打农村有两句话)

记得过去农村,各种各样的鸟成群结队,特别多,掏鸟窝,捡鸟蛋,是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事。

我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,出现了“捣蛋”这个词。这个词肯定与“蛋”有关,至于是鸡蛋还是鸟蛋,可能两者者有之。

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儿童掏鸟蛋。

在农村,对于鸟蛋来说,除了野鸡、鹌鹑、斑鸡等产的蛋,掏到了后,可以做菜吃外,其他一些小鸟的蛋掏到之后,毫无用处,纯粹用来玩耍。

野鸡、鹌鹑、斑鸡等产的蛋很难碰到,野鸡和鹌鹑筑窝太隐秘,很难发现,斑鸡的窝筑在大树上,很难爬上去。

只有各种小鸟的窝筑在灌木丛里,特别容易找到。即使不是特意去找,平时割草、砍柴、采蘑菇、摘野果等,经常无意中发现。


尽管平时家里人有过交代,要爱护鸟儿,碰到鸟窝不要去掏。他们还说,如果掏去了鸟蛋,或端走的鸟窝,鸟儿会在附近伤心地鸣叫几天,叫得人难受,掏一个鸟窝就是毁掉鸟儿一个家,那是造孽!

说是这么说,但是,碰到了鸟窝后,手痒痒的,还是要掏,拿回家时把鸟蛋或鸟窝偷偷藏起来,不让家里人看见,和小孩子偷的玩耍,玩腻了也就扔掉了。即使被发现了,也就是挨几句骂。

有时,看到鸟窝在稍高一些的树上,掏不到鸟窝,就用木棍去捅去捣,没有任何目的,纯粹属于儿童阶段的调皮和恶作剧。因此,我认为“捣蛋”一词,原本的意思认指儿童捣鸟窝里的蛋。

可是,小时候我们对燕子鸟的窝,态度就截然不同,不是因为对燕子窝有多么喜欢,有时候看到家里的燕子从窝拉屎,窝底下满地都是,心里还有些对它们讨厌,但是,出于一种畏惧,不敢对燕子窝动半根毛。


这种畏惧主要来自村里人一真说的两句话。

第一句话是“捣了燕子窝,头上生癞子”。

癞子,是人头上的癞疾,也就是头上长黄癣。这种黄癣会导致头发脱落,但又不是全部脱落,而是头上这里脱一块,那里脱一块,特别难看。

这种疾病,在过去农村很常见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又多在儿童期发生,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造成永久性脱发。在农村把得过黄癣脱了头发的人叫“癞子头”。

农村儿童中流传一句儿童顺口溜,说“头上长癞子,六月戴帽子”。六月戴帽子的人,头上不一定长癞子,大多是小时候长癞子脱了头发,太阳晒得难受,外观上也难看,只好戴上帽子遮阳或遮盖难堪。


燕子在家里的房檐下、栏杆楼板下,或者在堂屋及其他室内筑巢,民间认为是家庭兴旺的吉兆。农村有“燕子不进苦寒门”“燕子不进愁苦家”的说法。燕子来家里筑巢后,当然不希望顽童把燕子的窝捅掉,把燕子赶走。

而儿童正是容易长癞疾的时期,如此说后,儿童还真的感到畏惧,不敢动家里的燕子窝。

第二句话是“小孩子不能打燕子,否则要瞎眼”。

我国从古到今对燕子就有天然的亲近感,也是天然的喜欢。

据学者考证,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认识了燕子的习性。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来看,就有了“燕”的象形文字,且“燕”最初本意就是燕子。


看来古人就很喜欢燕子,还为燕子特意造了一个字,燕子也初民间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比如燕子成双成对出入是美好爱情的象征;燕子哺育儿女,是家庭和睦和母爱伟大的象征;燕子的“凤凰头”和“剪刀尾”又是财运的象征。

燕子是未经驯养,与人最亲近的鸟儿,离人的距离非常近而不怕人。有时还在人的周边飞来飞去,好像有意与人亲近。从打鸟的角度来看,燕子是最好打的鸟,也是最容易打到的鸟。

尽管人们非常喜欢燕子,从不伤害燕子,但是,不能保证破坏力极强、顽皮的儿童不伤害燕子。于是,也就有了这种说法。

旧时农村,由于医疗条件差,医学不发达,有一些儿童因病得不到及时和科学医治,他们并非天生双目失明,而是后天因病造成双目失明。因此,儿童因民间有这种说法,对伤害燕子也就心存畏惧。


那么,以上两句话是否带有迷信色彩呢?我个人的观点认为,这两句话不是迷信。

所谓迷信,指盲目的信仰崇拜,重点在于“信”,也就是有成年人相信。以上两句话,对于成人来说是不相信的,是用来吓唬孩子的话,也可以视为善意哄孩子的话,目的就是不让孩子去伤害燕子。

这就像农村一些年轻父母,在孩子哭闹的时候,随口说“你还哭,把你卖到××去!”或者说“你还哭,把你送给叫花子”,如此等等。实际上,没有哪个父母真的这么做,只是吓唬一下孩子而已。正如农村老话所说“小孩要哄,老人要宠”。


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,从现在对孩子教育的角度来看,不一定科学,但是,在旧时的农村现实生活中,这两句话吓唬小孩的话,实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,对燕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