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当了逃兵,会有什么样的后果?

一人当兵,全家光荣!

军人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,也是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职业,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军旅生涯而倍感骄傲。

然而,凡事都有两面性,骄傲人群的同时也会有小部分人,因为自己的军旅生涯而感到羞愧,这小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说的“逃兵”。

部队是一个充满荣誉感和纪律性的地方,可以说是锻炼塑造人的“大熔炉”,人一旦选择进入这个“熔炉”,就意味着要接受身心的改造,接受铁的纪律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。

而往往这种强烈的冲击,对刚入军营的年轻人来说,能否及时适应,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一旦适应不了,有些新兵就会变成逃兵,另外,战场上的残酷也有可能会让一些老兵变成逃兵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当了逃兵,后果又会怎样呢?会得到什么处罚呢?

当逃兵,在我国严格上来说,是一种犯法的行为。

总得来说,除了会受到世俗的眼光给予的舆论压力之外,对个人的生活以及职业都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。

而且根据情节的轻重,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行政或刑事处罚。

首先,我国专门出台《兵役法》和《刑法》作为处理逃兵的法律依据。

对于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,是必须履行兵役义务的,政府会强制执行的。

而对于已经入伍的人员,如果当了逃兵,则会视不同情节,分别给予警告、教育、处分及刑事责任的处罚,轻则退回原籍,进行思想教育,重则判处死刑。

其次,我国针对逃兵的处理机制是比较规范的,遵循按程度与性质来对应处罚机制。

一般来说,部队在役逃兵,视情节处军委行政处分、拘役或1-3年有期徒刑,而战场中的逃兵则处3-7年有期徒刑,情节特别严重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,或无期徒刑,或死刑。

当然,具体的量刑还要视具体的情况综合评定,包括且不限于犯罪动机、主观意愿、社会危害、主动自首、有无立功表现、是否累犯等各个方面。

最后,我国对逃兵的处置,主要是以教育引导与惩戒处罚并行的方针进行。

对一些情节较轻,非主观意愿,危害性不强的逃跑行为,相对而言处理的机制还是有一定的包容性的,通常都会给到一定的改正机会。

但对于一些叛逃行为特别严重的,危害性特别大的,我国处理起来也是非常严厉的,尤其是对一些叛党叛国的行为,基本上是毫不姑息的。

世界各国针对逃兵的政策,其实也是有所差别的,但基本都反映了本国的文化和法律体制以及价值观体系。

比如美国,针对逃兵基本上是以军事法庭、不荣誉出伍、矫正计划为主,严厉的同时,也重视对士兵的心理健康和辅导。

而俄罗斯主要是以刑事起诉、军事训练以及社会排斥为主,总体也是比较严格的。

当然,有些还会辅以经济处罚、冻结账户、没收财产、限制职业为手段。

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,殊途同归,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本国军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。

惩罚不是目的,目的是减少逃兵的产生,让每一位当兵入伍者,把当兵视为一件人生真正骄傲的事情!